福州大学2017级交通运输工程专业
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名称:交通运输工程 学科(专业)代码:085222  | 
学科(专业)简介:      交通运输工程是研究各类交通运输工程设施的规划、设计、建造、维护、管理及载运工具运用的工程领域,由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及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四个分领域构成,涉及路基路面工程、道路线形设计理论、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安全与环境、交通信息与控制、道路经济与管理、物流工程和智能运输系统、汽车运用工程等各个研究方向。本领域于2014年成功申报专业型硕士点,并于2015年开始招收有一届专业型硕士生。指导教师队伍由校内和校外(企业)二十多位教授、副教授(含福州大学兼职教授和副教授)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组成,在此之前,挂靠在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点下,已为国家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培养了好几批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交通运输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 
 
一、培养目标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具有解决工程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够胜任交通运输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研究、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  | 
 
二、研究方向      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3、交通与运输安全       4、交通工程设计       5、道路与铁路工程       6、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三、学制、学习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3.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其余时间为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专业实践时间至少为半年;对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实践时间一般为1年。  | 
 
四、培养方式      (1)采用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集中在校全脱产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3)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方可申请硕士专业学位。  | 
 
五、实践与职业能力培养      1、实践训练是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保证。      2、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交通运输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践训练开展论文工作。      3、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实践内容及计划应由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共同商定。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企业实践、应用研究等。课程实验可在校内外结合开设的实验课内完成,企业实践是参加企业日常的生产工作,应用研究既可参加企业生产研发或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也可参加导师的应用型研究课题。      4、实践结束,研究生撰写的实践报告要有一定的深度和独到的见解,实践环节的成果能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生产提高,并由校企双方导师给出成绩评定。  | 
 
六、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末到第四学期的第十周前完成,具体要求详见《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9月修订)。      1.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交通运输规划与运营管理、载运工具运用、交通综合控制及系统安全管理的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学位论文要求有明确的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具有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与保障。论文的研究内容应有工程实用价值或应用前景。      选题报告内容应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课题的发展现状、研究综述、尚需解决的问题;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和进度安排。      2.形式及其内容要求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软科学研究等。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一种论文形式,对不同形式的论文有不同的要求。      (1)产品研发:是指来源于交通运输生产实际的新产品开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      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研发。研发工作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及工作量。研发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的产品符合行业规范,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实用价值。论文应系统地概括产品研发中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主要结论,并明确提出产品研发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展望所研发产品的应用及改进前景。      (2)工程设计:是指综合运用交通运输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结合技术经济、人为和环保知识,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进行的设计。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数据准确,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同时符合技术经济、环保和法律要求。设计成果可以是工程图纸、设计作品、工程技术方案、工艺方案等,应有完整的设计说明和报告。论文应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系统地概括工程设计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设计的新思路或者新见解,简要论述本工程设计的优缺点及前景展望,提交相关的设计方案图纸和说明书。      (3)应用研究:是指直接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的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应用性研究。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论文要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或仿真,要求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并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简要描述成果的应用价值,并对未来改进研究进行展望和提出建议。      (4)工程软科学研究:是研究各种运输方式以及相互间的技术经济和管理问题;研究交通与社会发展,交通与环境保护,交通与城市规划,交通与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诸方面的协调,研究交通安全管理等问题。通过对上述问题和命题的研究,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论文要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研究成果要给出明确的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或解决方案。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给出进一步的工作建议。      3.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可由以下部分组成:封面、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正文一般不少于2.5万字。      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概念清晰,层次分明,用词准确,文字通畅,图表清晰,数据可靠,引用他人文章应明确标注。      4.水平要求      学位论文的水平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工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深度,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      (3)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4)学位论文的正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科研问题或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特的、切合实际的新见解。      5、参加学术海报展示会要求在学期间所有各类研究生每人必须参加一次学术海报展示会(POSTER)并展示学术海报一次,并将证明毕业前交予学院存档。       其他要求详见福州大学最新文件。  | 
 
 
八、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学位课程经考试及格(60分以上),非学位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及格(60分以上)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  |  |  |  |  |  |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选修类型  | 是否学位课  | 是否必修  | 
000006001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0  | 2017-2018-1  | 必修公共课  | 是  | 是  | 
00000600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0  | 2017-2018-2  | 必修公共课  | 是  | 是  | 
000006019  | 英语A  | 48  | 2.0  | 2017-2018-1  | 必修公共课  | 是  | 是  | 
005128001  | 专业英语  | 24  | 1.0  | 2017-2018-2  | 必修公共课  | 是  | 是  | 
000006003  | 应用概率统计  | 36  | 2.0  | 2017-2018-1  | 必修公共课(限选)  | 是  | 是  | 
000006004  | 科学和工程计算基础  | 36  | 2.0  | 2017-2018-1  | 必修公共课(限选)  | 是  | 是  | 
公共课学分要求  | 10.0  | 
005466001  |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及应用  | 36  | 2.0  | 2017-2018-2  | 专业基础课  | 是  | 是  | 
005466002  | 交通规划理论及应用  | 36  | 2.0  | 2017-2018-2  | 专业基础课  | 是  | 是  | 
005466003  | 交通信号控制理论与应用  | 27  | 1.5  | 2017-2018-2  | 专业基础课  | 是  | 是  | 
005466005  | 交通流理论及应用  | 27  | 1.5  | 2017-2018-2  | 专业选修课  | 否  | 否  | 
005466006  | 道路安全工程及应用  | 27  | 1.5  | 2017-2018-2  | 专业选修课  | 否  | 否  | 
005466007  | 交通设计及应用  | 27  | 1.5  | 2017-2018-2  | 专业选修课  | 否  | 否  | 
005466009  | 交通网络理论与应用  | 27  | 1.5  | 2017-2018-2  | 专业选修课  | 否  | 否  | 
005466010  | 城市轨道交通  | 27  | 1.5  | 2017-2018-2  | 专业选修课  | 否  | 否  | 
005466014  | 道路几何设计及应用  | 27  | 1.5  | 2017-2018-2  | 专业选修课  | 否  | 否  | 
005466015  | 交通系统仿真及应用  | 27  | 1.5  | 2017-2018-2  | 专业选修课  | 否  | 否  | 
005466016  | 道路计算机辅助工程及应用  | 27  | 1.5  | 2017-2018-2  | 专业选修课  | 否  | 否  | 
005466017  | 公共交通及应用  | 27  | 1.5  | 2017-2018-2  | 专业选修课  | 否  | 否  | 
005466018  | 智能交通系统  | 27  | 1.5  | 2017-2018-1  | 专业选修课  | 否  | 否  | 
000006009  | 信息检索  | 18  | 1.0  | 2017-2018-1  | 职业素质课程  | 否  | 是  | 
000006010  | 知识产权  | 18  | 1.0  | 2017-2018-1  | 职业素质课程  | 否  | 是  | 
000006021  | 立德树人与价值观教育  | 18  | 1.0  | 2017-2018-1  | 职业素质课程  | 否  | 是  | 
005456042  | 工程伦理  | 18  | 1.0  | 2017-2018-1  | 职业素质课程  | 否  | 是  | 
005128018  |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  | 27  | 1.5  | 2017-2018-1  | 可选专业基础课  | 是  | 否  | 
005466004  | 运输工程学及其应用  | 27  | 1.5  | 2017-2018-1  | 可选专业基础课  | 是  | 否  | 
学科专业课学分要求  | 15.0  | 
005436003  | 校外专业实践  | 200  | 3.0  | 2018-2019-1  | 专业实践  | 是  | 是  | 
005466011  | 交通仿真应用实践  | 54  | 3.0  | 2017-2018-1  | 专业实践  | 是  | 是  | 
005466013  | 交通运输学科前沿  | 18  | 1.0  | 2018-2019-1  | 系列讲座  | 否  | 是  | 
005456003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 18  | 1.0  | 2018-2019-1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 否  | 是  | 
005466012  | 交通管理与控制实践  | 54  | 3.0  | 2017-2018-1  | 专业实践(可选)  | 是  | 是  | 
必修环节学分要求  | 7.0  | 
总学分要求  | 32.0  | 
     注:公共必修课、学科专业课、实践环节的学分要求应符合全国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要求,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为学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