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2017级结构工程专业
攻读学术型硕博连读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名称:结构工程 学科(专业)代码:081402  | 
学科(专业)简介:      结构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学科。在土木工程基本建设日新月异,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蓬勃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得到充分应用的今天,结构工程学科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福州大学结构工程学科组建于1978年,是我国1981年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之一,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结构工程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是福州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之一。  |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及较为宽广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应用理论、计算或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某一领域或方向开展创新性的深入研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具有严谨求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同时,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开发、设计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并成为该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 
 
二、研究方向      1、预应力结构       2、钢与组合结构       3、高性能混凝土结构       4、结构抗震与减隔震       5、结构健康监测、诊断与加固   | 
 
三、学制、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制为6年,若在6年内不能完成预定的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7年。  | 
 
四、培养方式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个人学习计划,组织读书报告和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在第三学期由学院组织按《福州大学硕博连读生与提前攻博生资格考核的暂行规定》对硕博连读研究生进行博士资格考核,考核合格,并经校研究生处审核通过的获得博士生资格,从第五学期开始按博士生要求进行培养和考核,否则中止硕博连读,改做硕士学位论文。  | 
 
五、学位论文      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1)论文选题应从本学科出发,选择既有实际应用价值,又有深刻学术研究内涵的课题;(2)课题要有先进性,使博士生有可能在论文中提出新见解,通过研究有所创造,对某个学科方向或技术领域有所推动;(3)课题要有可行性,使论文提出的工作构想能够在现有基础条件和技术条件下、在预期的博士论文研究时段内得以实现,课题工作量和难易程度应适当;(4)选题要特别强调创新性,课题必须处于本学科发展方向的前沿位置,且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和开拓性。      论文综述的基本要求:(1)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和文献等途径搜集相关文献,并经筛选后阅读,应不少于各学科规定的文献阅读量,其中近年国外文献、权威文献应占一半以上;(2)对文献进行整理和概括归纳,理清文献中的各种论点和时间脉络,阐述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3)对文献中国内外各相关学术观点、方法、特点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客观的评价与批判,但应避免为彰显自己观点和吹毛求疵;(4)在概括、归纳、批判基础上,指出几种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对其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趋势进行预测,从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案、研究方向和研究建议;(5)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要忠于文献原始内容,避免堆砌文章、随意取舍文献、回避和放弃研究冲突等情况。      2、规范性要求      (1)博士生应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科方向要求和研究课题需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主要环节包括:      ①开题报告: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硕士入学后的第六学期的第十五周前完成;博士研究生应在完成开题报告后10天内将经评审专家成员签名通过的开题报告纸质材料交到所在学院。具体参照《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9月修订)执行。      ②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针对学位论文的研究目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工作特点及验证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提交选题报告并举行选题报告会。      ③资格再审核:在课程学习及论文选题报告会之后进行,尤其针对直博生、硕博连读生等提前攻读博士生学位者。      ④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博士生中期考核是指在博士生完成课程学习获得规定学分,完成开题报告并进行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后,至少满5个月后对其学业进行的综合考核。各类博士生须在论文送审前一年以上通过博士中期考核。未完成中期考核者不予以参评博士优秀奖学金。具体参照(福大研【2017】7号)《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执行。      ⑤论文工作:论文工作成果应能反映博士生的独立科学研究能力,所获成果应在所研究的领域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同时,学位论文应在符号术语、数据表达、引文注释方面注重规范性。      ⑥预答辩:博士学位申请人需在学位(毕业)论文送审前至少两个月先进行预答辩。博士生要针对预答辩提出的问题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后,并填写《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情况表》。通过预答辩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的送审。具体参照《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9月修订)执行。      ⑦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论文应至少于答辩前一个月送至一定数量的外单位同行专家评阅;有条件的建议实行学位论文双盲预评审和预答辩。评阅专家同意答辩后,方可正式申请答辩。答辩后应根据评阅和答辩意见修改论文并存档。      ⑧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学位时一般应提交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密切相关且经过评审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⑨发表论文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本研究领域“二类”及以上期刊上至少发表(或已录用)3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1篇必须在SCI期刊上发表(或已录用)。      ⑩在学期间所有各类研究生每人必须参加一次学术海报展示会(POSTER)并展示学术海报一次,并将证明毕业前交予学院存档。       (2)博士学位论文的组成内容、版式格式、语言表述、图形表述、图形表达、引文注释等应规范严谨。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学位论文应包含如下内容:①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②独创性专用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③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④论文目录,以及公式、图表清单和符号及缩略语表。⑤论文正文包含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创新性研究成果、结论与展望。⑥参考文献。⑦必要的附录。⑧致谢。       3、成果创新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中应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某一方面具有创新性:在土木工程材料、体系、原理、设计、试验、建造、监测与维护等方面探索了有价值的现象或新规律,提出了新命题、新方法、新手段;或纠正了前人在重要问题的提法或结论上的错误,从面对该专业方向科学研究起重要作用;或创造性地解决了工程技术的关键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体现方式包括发表在本专业领域的高水平学术研究论文或专著,登记授权的发明专利以及国家或行业颁布的规范规程等著作权成果。       其他要求详见福州大学最新文件。  |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学位课程经考试及格(60分以上),非学位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及格(60分以上)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  |  |  |  |  |  |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选修类型  | 是否学位课  | 是否必修  | 
00000803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0  | 2017-2018-2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37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0  | 2017-2018-1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9003  | 英语口语  | 48  | 2.0  | 2018-2019-1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9008  | 英语阅读与写作  | 36  | 1.5  | 2018-2019-1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9010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36  | 2.0  | 2018-2019-1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12  | 统计分析方法  | 54  | 3.0  | 2017-2018-1  | 可选公共学位课  | 是  | 否  | 
000008013  | 矩阵论  | 45  | 2.5  | 2017-2018-1  | 可选公共学位课  | 是  | 否  | 
000008014  | 小波分析  | 36  | 2.0  | 2017-2018-2  | 可选公共学位课  | 是  | 否  | 
000008015  | 数学模型  | 36  | 2.0  | 2017-2018-2  | 可选公共学位课  | 是  | 否  | 
000008017  | 数值分析  | 45  | 2.5  | 2017-2018-1  | 可选公共学位课  | 是  | 否  | 
000009009  | 英语听力  | 24  | 1.0  | 2018-2019-1  | 可选公共学位课  | 是  | 否  | 
005008001  | 弹塑性力学  | 72  | 4.0  | 2017-2018-1  | 专业学位课  | 是  | 是  | 
005018002  | 有限元程序设计  | 54  | 3.0  | 2017-2018-2  | 专业学位课  | 是  | 是  | 
005018011  |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  | 36  | 2.0  | 2018-2019-2  | 专业学位课  | 是  | 是  | 
005018014  | 结构稳定理论  | 36  | 2.0  | 2018-2019-2  | 专业学位课  | 是  | 是  | 
005018015  | 专业英语  | 24  | 1.0  | 2018-2019-2  | 专业学位课  | 是  | 是  | 
005019001  | 高等钢结构理论  | 36  | 2.0  | 2017-2018-1  | 可选专业学位课  | 是  | 否  | 
005039001  | 高等结构动力学  | 36  | 2.0  | 2018-2019-1  | 可选专业学位课  | 是  | 否  | 
005039003  |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54  | 3.0  | 2018-2019-1  | 可选专业学位课  | 是  | 否  | 
学位课学分要求  | 26.0  | 
000008047  | 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规范  | 18  | 1.0  | 2017-2018-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5  |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  | 27  | 1.5  | 2017-2018-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6  | 高性能混凝土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7  | 钢筋混凝土结构塑性分析方法  | 27  | 1.5  | 2017-2018-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8  | 组合结构理论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9  | 抗震理论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9003  | 工程抗震理论  | 36  | 2.0  | 2018-2019-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9005  | 现代高性能混凝土及结构理论  | 36  | 2.0  | 2018-2019-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9007  | 高等组合结构理论  | 36  | 2.0  | 2018-2019-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9008  | 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  | 36  | 2.0  | 2018-2019-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8010  |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诊断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9008  | Calculation    Theory of arch bridges(拱桥计算理论)  | 36  | 2.0  | 2018-2019-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9013  | 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信息处理(SHM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36  | 2.0  | 2018-2019-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9018  | 结构抗震设计  | 36  | 2.0  | 2017-2018-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9020  | 既有建筑的检测和加固  | 36  | 2.0  | 2017-2018-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9021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36  | 2.0  | 2017-2018-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9022  | 工程数学:软件应用  | 36  | 2.0  | 2017-2018-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3  | 高等实验力学与方法  | 54  | 3.0  | 2017-2018-1  | 限选非学位课  | 否  | 是  | 
005018004  | 结构动力学  | 36  | 2.0  | 2017-2018-2  | 限选非学位课  | 否  | 是  | 
非学位课学分要求  | 0.0  | 
005009002  | 学术活动  | 120  | 2.0  | 2021-2022-1  | 学术活动  | 否  | 是  | 
学术活动学分要求  | 2.0  | 
总学分要求  | 40.0  | 
     注:跨一级学科考取博士,要补修考取学科本科和硕士阶段的主干课程;跨一级学科考取硕士,要补修考取学科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