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2017级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
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名称:桥梁与隧道工程 学科(专业)代码:081406  | 
学科(专业)简介: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学科。在铁路、公路和城市交通建设中,跨越江河、深谷、穿越山岭都需要建造各种桥梁和隧道等工程结构物。我国目前正处于铁路、公路和城市交通大规模建设的时期,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学科专业范围包括桥梁与隧道的结构设计、施工、监控、管理、养护和加固等有关理论、方法、对策和工艺等的研究。本学科主要相关学科有工程力学、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      福州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是福州大学传统、优势与重点学科之一,现有“组合桥梁结构”、“拱桥结构”、“预应力桥梁结构”、“大跨桥梁结构”、“无伸缩缝桥梁”、“桥梁抗震与减隔震”、“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桥梁监测、评估与加固”、“铺面结构与材料”及“隧道安全与监控”等10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长期承担高水平的研究项目,研究经费充足,整体科研水平处于国内前列,部分研究方向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本学科拥有一支高素质、高学术水平、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并拥有国内一流试验设备的工程结构中心实验室。本学科积极为福建省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中,承担了大量省内外高等级道路、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方面的科研、设计、施工监控、承载能力鉴定和结构实验等工作。目前,本学科已成为福建省交通土建领域的主要科研中心,具备了培养研究生的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 
 
一、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具有解决工程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够胜任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研究、管理或其他工程技术工作。  | 
 
二、研究方向      1、组合桥梁结构       2、拱桥结构       3、预应力桥梁结构       4、大跨桥梁结构       5、无伸缩缝桥梁       6、桥梁抗震与减隔震       7、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       8、桥梁监测、评估与加固       9、铺面结构与材料       10、隧道安全与监控   | 
 
三、学制、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3.5年。学校实行研究生课程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应根据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学习时间,在硕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课程学分。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半,其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 
 
四、培养方式      为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硕士生个人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 
 
五、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末到第四学期的第十周前完成。具体要求详见《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9月修订)。      2、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的组成内容、版式格式、符号术语、语言表述、图形表达、引文注释等应规范严谨。学位论文应包含如下内容:①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②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③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④论文目录,以及公式、图表清单和符号及缩略语表。⑤论文正文包含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结论与展望。⑥参考文献。⑦必要的附录。⑧致谢。      (2)质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满足以下的要求:①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量饱满,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②论文选题应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③论文应表明作者已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文献综述应对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论述与分析。④学位论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试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课题和较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科学、结果可信,且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验证度或理论深度。⑤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3、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与答辩工作按《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9月修订)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      4、发表论文要求      (1)学术型硕士在学期间须在本研究领域“二类”及以上期刊上至少发表(或已录用)1篇论文,且内容需与学位论文相关。      (2)如毕业之前未有论文发表或被录用,需在毕业送审之前一个月提交一篇二类以上论文稿件,由学院委托学位点指定专家评审,通过后等同于录用。      (3)在学期间所有各类研究生每人必须参加一次学术海报展示会(POSTER)并展示学术海报一次,并将证明毕业前交予学院存档。       其他要求详见福州大学最新文件。  |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学位课程经考试及格(60分以上),非学位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及格(60分以上)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  |  |  |  |  |  |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选修类型  | 是否学位课  | 是否必修  | 
000008004  | 英语(一)  | 48  | 2.0  | 2017-2018-1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05  | 英语(二)  | 36  | 1.5  | 2017-2018-2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17  | 数值分析  | 45  | 2.5  | 2017-2018-1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3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0  | 2017-2018-2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37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0  | 2017-2018-1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5008001  | 弹塑性力学  | 72  | 4.0  | 2017-2018-1  | 专业学位课  | 是  | 是  | 
005018002  | 有限元程序设计  | 54  | 3.0  | 2017-2018-2  | 专业学位课  | 是  | 是  | 
005038018  | 专业英语  | 24  | 1.0  | 2017-2018-2  | 专业学位课  | 是  | 是  | 
005018011  |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  | 36  | 2.0  | 2017-2018-2  | 可选专业学位课  | 是  | 否  | 
005018014  | 结构稳定理论  | 36  | 2.0  | 2017-2018-2  | 可选专业学位课  | 是  | 否  | 
005038007  | 桥梁概念设计(双语)  | 36  | 2.0  | 2017-2018-2  | 可选专业学位课  | 是  | 否  | 
005038011  | 铺面结构与材料  | 36  | 2.0  | 2017-2018-2  | 可选专业学位课  | 是  | 否  | 
学位课学分要求  | 18.0  | 
000008047  | 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规范  | 18  | 1.0  | 2017-2018-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4  | 结构动力学  | 36  | 2.0  | 2017-2018-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5  |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  | 27  | 1.5  | 2017-2018-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8  | 组合结构理论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9  | 抗震理论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8001  | 箱梁设计理论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8002  | 钢管混凝土拱桥(双语)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8008  | 结构可靠度理论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8010  |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诊断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8015  | 索结构非线性振动理论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8016  | 高等地下结构  | 27  | 1.5  | 2017-2018-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8017  |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8021  | 无伸缩缝桥梁(双语)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8022  | 学科前沿讲座(双语)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8023  | 桥梁工程加固理论与技术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3  | 高等实验力学与方法  | 54  | 3.0  | 2017-2018-1  | 限选非学位课  | 否  | 是  | 
非学位课学分要求  | 0.0  | 
005008002  | 学术活动  | 60  | 1.0  | 2018-2019-2  | 学术活动  | 否  | 是  | 
学术活动学分要求  | 1.0  | 
005008003  | 实践环节  | 120  | 2.0  | 2018-2019-2  | 实践环节  | 否  | 是  | 
实践环节学分要求(不计入总学分)  | 2.0  | 
总学分要求  | 28.0  | 
     注:跨一级学科考取博士,要补修考取学科本科和硕士阶段的主干课程;跨一级学科考取硕士,要补修考取学科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