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2017级工程力学专业
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学科(专业)代码:080104  | 
学科(专业)简介:      《工程力学》专业主要以土木工程为背景,从中提炼并解决工程力学问题,服务于土木工程教学与科研,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力学人才。本专业主要以稳定与振动、结构振动控制、非线性静动力分析与工程抗震研究为特色,已经具备了一支高素质、高学术水平、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拥有国内一流试验设备的工程结构中心实验室。      本专业与福建省交通土建、建筑工程以及相关的水利工程事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本专业积极为福建省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去,承担了大量省内外高等级道路、桥梁工程、房屋结构等方面的基础性科研、咨询、监测监控和鉴定等工作。  | 
 
一、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具有解决工程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够胜任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研究、管理或其他工程技术工作。  | 
 
二、研究方向      1、结构振动控制       2、结构稳定与振动       3、计算结构力学       4、工程抗震分析   | 
 
三、学制、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4年。其中课程学习为一年半,专题研究的时间为两年或一年半,学位论文答辩在此培养年限内安排。硕士研究生应根据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时间,在硕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课程学分。      允许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跨学院或跨专业选修硕士生课程或博士生课程。学术活动学分可由学生至少提交3份学术讲座报告(每份不少于2000字)给导师,由导师评定成绩。      同等学历或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没有补修成绩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 
 
四、培养方式      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指导教师个别指导与教研室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习以自学为主,配合任课教师指导和作业检查,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发挥硕士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既要使硕士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使硕士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特别是注意硕士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 
 
五、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末第四学期的第十周前完成。具体要求详见《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9月修订)。      2、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的组成内容、版式格式、符号术语、语言表述、图形表达、引文注释等应规范严谨。学位论文应包含如下内容:①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②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③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④论文目录,以及公式、图表清单和符号及缩略语表。⑤论文正文包含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结论与展望。正文不少于3万字。⑥参考文献,应不少于50篇,其中近十年来的外文文献在10篇以上。⑦必要的附录。⑧致谢。      (2)质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满足以下的要求:①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量饱满,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②论文选题应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③论文应表明作者已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文献综述应对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论述与分析。④学位论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试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课题和较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科学、结果可信,且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验证度或理论深度。⑤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3、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与答辩工作按《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9月修订)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      4、发表论文要求      (1)学术型硕士在学期间须在本研究领域“二类”及以上期刊上至少发表(或已录用)1篇论文,且内容需与学位论文相关。      (2)如毕业之前未有论文发表或被录用,需在毕业送审之前一个月提交一篇二类以上论文稿件,由学院委托学位点指定专家评审,通过后等同于录用。      (3)在学期间所有各类研究生每人必须参加一次学术海报展示会(POSTER)并展示学术海报一次,并将证明毕业前交予学院存档。             其他要求详见福州大学最新文件。  |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学位课程经考试及格(60分以上),非学位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及格(60分以上)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  |  |  |  |  |  |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选修类型  | 是否学位课  | 是否必修  | 
000008004  | 英语(一)  | 48  | 2.0  | 2017-2018-1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05  | 英语(二)  | 36  | 1.5  | 2017-2018-2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3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0  | 2017-2018-2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37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0  | 2017-2018-1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12  | 统计分析方法  | 54  | 3.0  | 2017-2018-1  | 可选公共学位课  | 是  | 否  | 
000008017  | 数值分析  | 45  | 2.5  | 2017-2018-1  | 可选公共学位课  | 是  | 否  | 
005008001  | 弹塑性力学  | 72  | 4.0  | 2017-2018-1  | 专业学位课  | 是  | 是  | 
005018002  | 有限元程序设计  | 54  | 3.0  | 2017-2018-2  | 专业学位课  | 是  | 是  | 
005018004  | 结构动力学  | 36  | 2.0  | 2017-2018-2  | 专业学位课  | 是  | 是  | 
005058004  | 专业英语  | 24  | 1.0  | 2017-2018-2  | 专业学位课  | 是  | 是  | 
学位课学分要求  | 18.0  | 
000008047  | 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规范  | 18  | 1.0  | 2017-2018-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5  |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  | 27  | 1.5  | 2017-2018-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7  | 钢筋混凝土结构塑性分析方法  | 27  | 1.5  | 2017-2018-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8  | 组合结构理论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9  | 抗震理论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11  |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  | 36  | 2.0  | 2017-2018-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14  | 结构稳定理论  | 36  | 2.0  | 2017-2018-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8008  | 结构可靠度理论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8010  |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诊断  | 27  | 1.5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48026  | 工程波动理论  | 36  | 2.0  | 2018-2019-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58001  | 结构振动控制  | 27  | 1.5  | 2017-2018-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3  | 高等实验力学与方法  | 54  | 3.0  | 2017-2018-1  | 限选非学位课  | 否  | 是  | 
非学位课学分要求  | 0.0  | 
005008002  | 学术活动  | 60  | 1.0  | 2018-2019-2  | 学术活动  | 否  | 是  | 
学术活动学分要求  | 1.0  | 
005008003  | 实践环节  | 120  | 2.0  | 2018-2019-2  | 实践环节  | 否  | 是  | 
实践环节学分要求(不计入总学分)  | 2.0  | 
总学分要求  | 28.0  | 
     注:跨一级学科考取博士,要补修考取学科本科和硕士阶段的主干课程;跨一级学科考取硕士,要补修考取学科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