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学术型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市政工程                                       *码:081403 
专业简介
市政工程学科属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是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随着现代水工业的发展,市政工程学科是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对象,以水质为中心,研究其水质和水量的运动变化规律和理论,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以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工程技术学科。
本学科目前已形成了“建筑给排水理论与技术”、“ 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个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了一批科学研究项目和工程技术研究项目。本学科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努力为福建省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科注重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产学研一体化效益明显。科研条件良好,研究经费充足。学科具备了良好的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环境,并注重将科研工作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
二、研究方向 
l、建筑给排水理论与技术
2、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三、学习年限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若在5年内不能完成预定的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6年。
四、 培养方式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个人学习计划,组织读书报告和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在第三学期由学院组织按《福州大学硕博连读生与提前攻博生资格考核的暂行规定》对硕博连读研究生进行博士资格考核,考核合格,并经校研究生处审核通过的获得博士生资格,从第五学期开始按博士生要求进行培养和考核,否则中止硕博连读,改做硕士学位论文。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硕博连读研究生总学分至少应修满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至少应达到26学分,非学位课程学分至少应达到12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硕博连读研究生第一学年至少应修满26学分,作为中期考核合格的必要条件。
具体课程设置详见下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可选或必修  | 学分  | 
  学 位 课  | 00000803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必修  | 至少26 学分, 数学类课程至少要任选一门。  | 
000008037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27  | 1.5  | 2  | 必修  | 
000009010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36  | 2  | 3  | 必修  | 
000009008  | 英语阅读与写作  | 50  | 2  | 3  | 必修  | 
000009003  | 英语口语(博士)  | 36  | 1.5  | 3  | 必修  | 
000009009  | 英语听力  | 30  | 1  | 3  | 必修  | 
005078001  | 专业英语  | 36  | 1.5  | 2  | 必修  | 
000008012  | 统计分析方法  | 54  | 3  | 1  | 可选  | 
000008023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54  | 3  | 1  | 选修  | 
005078002  | 高等流体力学  | 56  | 3  | 1  | 选修  | 
005078003  | 建筑给水排水理论与技术  | 56  | 3  | 2  | 选修  | 
005078004  | 水处理理论  | 56  | 3  | 1  | 必修  | 
005078012  | 反应器设计理论  | 36  | 2  | 1  | 选修  | 
005079001  | 给水与废水技术原理应用  | 56  | 3  | 3  | 选修  | 
005079002  | 环境材料学  | 36  | 2  | 3  | 选修  | 
  非 学 位 课  | 005078020  | 水环境数学模型  | 36  | 2  | 2  | 选修  |      | 
005078018  | 环境生物化学  | 56  | 3  | 2  | 选修  | 
005078005  | 节水理论与技术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21  | 系统工程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22  | 节能理论与技术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07  | 水处理新技术  | 56  | 3  | 2  | 选修  | 
005078023  |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09  | 饮用水的深度处理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10  | 消防工程设计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11  | 给排水工程经济与管理  | 36  | 2  | 3  | 选修  | 
000009004 000009005  | 博士日语(一) 博士日语(二)  | 80 80  | 2 2  | 1 2  | 可选  | 
005078013  |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36  | 2  | 1  | 选修  | 
005078014  | 流域水质模型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15  | 水资源的循环与利用  | 36  | 2  | 3  | 选修  | 
005078016  | 环境影响评价  | 36  | 2  | 3  | 选修  | 
005079003  | 现代环境生物技术  | 36  | 2  | 4  | 选修  | 
005079004  | 现代环境物化技术  | 36  | 2  | 4  | 选修  | 
学术活动  | 005009002  | 每年至少听3场学术报告,在读期间至少作2场报告,至少参加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    | 2  |    | 必修  | 2学分  | 
总学分  | 至少40学分,其中学位课至少26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学分。  | 
注:第一学年应至少修满26学分,以作为中期考核的合格条件。
六、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主要环节。硕博连读研究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必须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硕博连读研究生原则上不做硕士学位论文,对确有能力者,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第四学期或之前要根据研究方向和导师提出的研究要求,查阅文献,进行广泛的资料调研和必要的探索性试验与研究,于第五学期提出研究课题,独立进行开题报告,经审查合格后才能确定为研究课题。
学位论文研究期间,导师应定期检查和监督课题的进展;研究生应及时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与取得的最新成果,同时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和发表论文(具体要求详见课程设置部分以及校、院两级有关博士生条例)。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需要事先提出申请,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
 
 
 
学位点负责人签字:       学位(学术)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