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2021级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
 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名称: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学科(专业)代码:081405  | 
   
   
    学科(专业)简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是土木工程学科中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州大学的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主要研究地震和风等灾害的成灾机理、损伤效应,结构反应分析与实验技术,防灾减灾的设计理论、方法与工程技术等。目前已形成了几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科研、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并拥有国内一流试验设备的工程结构中心实验室。  | 
   
  
 
 
 
  
   
    一、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具有解决工程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够胜任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研究、管理或其他工程技术工作。  | 
   
  
 
 
 
  
   
    二、研究方向        1、结构抗震与减隔震         2、结构健康诊断与加固         3、柔性结构的振动控制         4、结构抗连续性倒塌         5、工程灾害及防护技术         6、结构抗风、抗火、抗爆  | 
   
  
 
 
 
  
   
    三、学制、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三年,兼任助教、学位论文答辩等均在此学习年限内安排。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般需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如因特殊原因需延期毕业的,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同意,报研究生院审批。含休学时间在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至多可延长学习年限一年,延长学习年限期间,其培养业务费、生活补贴费等由导师或其本人负责。         凡提前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取得规定的学分,科研成果较突出的,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毕业的时间不得超过半年。需提前毕业的,由本人申请,导师推荐,学院同意,报研究生院审批。具体按福州大学研究生提前毕业相关文件执行  | 
   
  
 
 
 
  
   
    四、培养方式        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指导教师个别指导与教研室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习以自学为主,配合任课教师指导和作业检查,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发挥硕士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既要使硕士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使硕士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特别是注意硕士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 
   
  
 
 
 
  
   
    五、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末到第四学期的第十周前完成开题报告。具体要求详见《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9月修订)。        2、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的组成内容、版式格式、符号术语、语言表述、图形表达、引文注释等应规范严谨。学位论文应包含如下内容:①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②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③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④论文目录,以及公式、图表清单和符号及缩略语表。⑤论文正文包含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结论与展望。⑥参考文献。⑦必要的附录。⑧致谢。        (2)质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满足以下的要求:①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量饱满,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②论文选题应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③论文应表明作者已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文献综述应对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论述与分析。④学位论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试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课题和较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科学、结果可信,且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验证度或理论深度。⑤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3、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与答辩工作按《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9月修订)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        4、发表论文要求        (1)学术型硕士在学期间须在本研究领域“二类”及以上期刊上至少发表(或已录用)1篇论文,且内容需与学位论文相关。        (2)如毕业之前未有论文发表或被录用,需在毕业送审之前一个月提交一篇二类以上论文稿件,由学院委托学位点指定专家评审,通过后等同于录用。        (3)在学期间所有各类研究生每人必须参加一次学术海报展示会(POSTER)并展示学术海报一次,并将证明毕业前交予学院存档。        其他要求详见福州大学最新文件。  |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其它要求        允许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跨学院或跨专业选修硕士生课程或博士生课程。         学术活动学分可由学生至少提交3份学术讲座报告(每份不少于2000字,手写)、实践环节学分可由学生提交一份实践活动报告(可以是教学实践或者工程实践、科研实践),导师评定成绩。         同等学历或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没有补修成绩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学位课程经考试及格(60分以上),非学位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及格(60分以上)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选修类型  | 
         是否学位课  | 
         是否必修  | 
         
        
         000008004  | 
         英语(一)  | 
         36  | 
         2.0  | 
         2021-2022-1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05  | 
         英语(二)  | 
         27  | 
         1.5  | 
         2021-2022-2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3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0  | 
         2021-2022-2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37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0  | 
         2021-2022-1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62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 
         18  | 
         1.0  | 
         2021-2022-1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9018  | 
         如何写好科研论文  | 
         18  | 
         1.0  | 
         2021-2022-1  | 
         公共学位课  | 
         是  | 
         是  | 
         
        
         000008012  | 
         统计分析方法  | 
         54  | 
         3.0  | 
         2021-2022-1  | 
         可选公共学位课  | 
         是  | 
         否  | 
         
        
         000008013  | 
         矩阵论  | 
         45  | 
         2.5  | 
         2021-2022-1  | 
         可选公共学位课  | 
         是  | 
         否  | 
         
        
         000008017  | 
         数值分析  | 
         45  | 
         2.5  | 
         2021-2022-1  | 
         可选公共学位课  | 
         是  | 
         否  | 
         
        
         005018004  | 
         结构动力学  | 
         36  | 
         2.0  | 
         2021-2022-2  | 
         专业学位课  | 
         是  | 
         是  | 
         
        
         005068006  | 
         专业英语  | 
         18  | 
         1.0  | 
         2021-2022-2  | 
         专业学位课  | 
         是  | 
         是  | 
         
        
         005008001  | 
         弹塑性力学  | 
         72  | 
         4.0  | 
         2021-2022-1  | 
         可选专业学位课  | 
         是  | 
         否  | 
         
        
         005018002  | 
         有限元程序设计  | 
         54  | 
         3.0  | 
         2021-2022-2  | 
         可选专业学位课  | 
         是  | 
         否  | 
         
        
         005018011  |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  | 
         36  | 
         2.0  | 
         2021-2022-2  | 
         可选专业学位课  | 
         是  | 
         否  | 
         
        
         005018014  | 
         结构稳定理论  | 
         36  | 
         2.0  | 
         2021-2022-2  | 
         可选专业学位课  | 
         是  | 
         否  | 
         
        
         学位课学分要求  | 
         18.0  | 
         
        
         000006021  | 
         立德树人与价值观教育  | 
         18  | 
         1.0  | 
         2021-2022-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0008063  |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  | 
         18  | 
         1.0  | 
         2021-2022-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3  | 
         高等实验力学与方法  | 
         54  | 
         3.0  | 
         2021-2022-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5  |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  | 
         27  | 
         1.5  | 
         2021-2022-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6  | 
         高性能混凝土  | 
         27  | 
         1.5  | 
         2022-2023-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8  | 
         组合结构理论  | 
         27  | 
         1.5  | 
         2022-2023-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09  | 
         抗震理论  | 
         27  | 
         1.5  | 
         2022-2023-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20  | 
         模态分析理论和试验  | 
         27  | 
         1.5  | 
         2021-2022-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22  | 
         钢筋混凝土结构塑性分析  | 
         27  | 
         1.5  | 
         2021-2022-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18025  | 
         结构健康监测与诊断  | 
         27  | 
         1.5  | 
         2022-2023-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38008  | 
         结构可靠度理论  | 
         27  | 
         1.5  | 
         2022-2023-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48026  | 
         工程波动理论  | 
         36  | 
         2.0  | 
         2022-2023-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58001  | 
         结构振动控制  | 
         27  | 
         1.5  | 
         2021-2022-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68004  | 
         地震安全性评价  | 
         36  | 
         2.0  | 
         2021-2022-2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005068008  | 
         结构抗连续性倒塌理论与设计  | 
         27  | 
         1.5  | 
         2022-2023-1  | 
         任选非学位课  | 
         否  | 
         否  | 
         
        
         非学位课学分要求  | 
         0.0  | 
         
        
         005008002  | 
         学术活动  | 
         60  | 
         1.0  | 
         2022-2023-2  | 
         学术活动  | 
         否  | 
         是  | 
         
        
         学术活动学分要求  | 
         1.0  | 
         
        
         005008003  | 
         实践环节  | 
         120  | 
         2.0  | 
         2022-2023-2  | 
         实践环节  | 
         否  | 
         是  | 
         
        
         实践环节学分要求(不计入总学分)  | 
         2.0  | 
         
        
         总学分要求  | 
         28.0  | 
         
       
       
              注:跨一级学科考取博士,要补修考取学科本科和硕士阶段的主干课程;跨一级学科考取硕士,要补修考取学科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