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码:080104
 
专业简介
 
《工程力学》专业主要以土木工程为背景,从中提炼并解决工程力学问题,服务于土木工程教学与科研,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力学人才。本专业主要以稳定与振动、结构振动控制、非线性静动力分析与工程抗震研究为特色,已经具备了一支高素质、高学术水平、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拥有国内一流试验设备的工程结构中心实验室。
本专业与福建省交通土建、建筑工程以及相关的水利工程事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本专业积极为福建省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去,承担了大量省内外高等级道路、桥梁工程、房屋结构等方面的基础性科研、咨询、监测监控和鉴定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学术基础和科研技能。掌握一门外国语。
3、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素质。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结构振动控制   
2、   结构稳定与振动 
3、   计算结构力学   
4、工程抗震分析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二年半。其中课程学习为一年至一年半,专题研究的时间为一年半或一年,学位论文答辩在此培养年限内安排。硕士研究生应根据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时间,在硕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课程学分。
允许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跨学院或跨专业选修硕士生课程或博士生课程。学术活动学分可由学生至少提交3份学术讲座报告(每份不少于2000字)给导师,由导师评定成绩。
同等学历或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没有补修成绩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四、培养方式
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指导教师个别指导与教研室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习以自学为主,配合任课教师指导和作业检查,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发挥硕士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既要使硕士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使硕士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特别是注意硕士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生课程实行学分制。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必须累计修满2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至少18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学分。学位课程经考试及格(60分以上),非学位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及格(60分以上)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实践环节120学时2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见《福州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福州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 分  | 开课学期  | 可选或必修  | 学分 要求  | 
学         位       课  | 00000803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2  | 必修  | 至少18学分,其中数学类课程可任选一门。  | 
000008037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1  | 必修  | 
000008004  | 英语(一)  | 64  | 2  | 1  | 必修  | 
000008005  | 英语(二)  | 48  | 1.5  | 2  | 必修  | 
005058004  | 专业英语  | 32  | 1  | 2  | 必修  | 
000008012  | 统计分析方法  | 54  | 3  | 1  | 可选  | 
000008013  | 矩阵论  | 45  | 2.5  | 1  | 可选  | 
000008014  | 小波分析  | 36  | 2.0  | 2  | 可选  | 
000008015  | 数学模型  | 36  | 2.0  | 2  | 可选  | 
000008017  | 数值分析  | 45  | 2.5  | 1  | 可选  | 
005008001  | 弹塑性力学  | 72  | 4  | 1  | 必修  | 
005018004  | 结构动力学  | 36  | 2  | 2  | 必修  | 
005018002  | 有限元程序设计  | 54  | 3  | 1  | 必修  | 
非   学   位   课  | 005018003  | 高等实验力学与方法  | 54  | 3  | 1  | 必修  | 至少9学分。  | 
005058001  | 结构振动控制  | 27  | 1.5  | 2  | 可选  | 
005058002  | 结构随机振动  | 27  | 1.5  | 2  | 可选  | 
005058003  | 损伤力学  | 27  | 1.5  | 2  | 可选  | 
005018009  | 抗震理论  | 27  | 1.5  | 3  | 可选  | 
005018008  | 组合结构理论  | 27  | 1.5  | 3  | 可选  | 
005018005  |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  | 27  | 1.5  | 2  | 可选  | 
005018014  | 结构稳定理论  | 36  | 2  | 2  | 可选  | 
005038008  | 结构可靠度理论  | 27  | 1.5  | 3  | 可选  | 
005038010  |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诊断  | 27  | 1.5  | 3  | 可选  | 
005018011  |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  | 36  | 2  | 2  | 可选  | 
学术活动  |    | 至少参加3次专题学术讲座,每次讲座应完成2000字以上的体会。  | 1  | 2-3  |    | 1学分  | 
实践环节  |    | 教学或工作实践  | 120  | 2  |    |    | 不计入总 学分  | 
 注:1、英语(一)为基础英语,英语(二)侧重于应用型内容;
2、非学位课允许在导师指导下跨学院、跨专业选修。
 
 
六、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使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达到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其独立工作和综合分析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研究生入学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调查实际情况,确定论文题目,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向教研室提出开题报告,经导师同意,教研室核准后,正式确定研究课题。论文题目确定后,在导师指导下拟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可结合工程实践,提炼力学问题,对工程建设和国民经济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应有创新的见解,反映出作者具有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1、开题报告
具体要求详见《福州大学研究生论文选题、开题报告暂行规定》。
2、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与答辩工作按《福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
 
 
 
 
学位点负责人签字: _________    学位(学术)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________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