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学术型硕土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市政工程            *码:081403 
专业简介
市政工程学科属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是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随着现代水工业的发展,市政工程学科是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对象,以水质为中心,研究其水质和水量的运动变化规律和理论,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以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工程技术学科。
本学科目前已形成了“建筑给排水理论与技术”、“ 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个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了一批科学研究项目和工程技术研究项目。本学科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努力为福建省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科注重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产学研一体化效益明显。科研条件良好,研究经费充足。学科具备了良好的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环境,并注重将科研工作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
一、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学术基础和科研技能。掌握一门外国语。
3、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素质。
二、研究方向 
l、建筑给排水理论与技术
2、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二年半,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可延长一年。学校实行研究生课程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应根据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学习时间,在硕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课程学分。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一年半,用于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一年。硕士生完成培养计划可以提前毕业,但入学注册后在校时间应不少于一年半。在职硕士生攻读学位期间须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按照规定执行。在职硕士生一般不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和方法 
 为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硕士生的培养方式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与相关研究组的群体优势,以及硕士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强化基础理论学习、拓宽知识面的同时,着重培养硕士生的科研能力与独立工作的能力。导师(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硕士生个人学习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生课程实行学分制。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必须累计修满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9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学分。实践环节120学时2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学位课程经考试合格(70分为合格线),非学位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及格(60分为及格线)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见下表。
 
福州大学市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可选或 必修  | 学分 要求  | 
学    位    课  | 000008037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27  | 1.5  | 1  | 必修  | 理工类至少19学分  | 
00000803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2  | 必修  | 
000008004  | 英语(一)  | 80  | 2  | 1  | 必修  | 
000008005  | 英语(二)  | 80  | 2  | 2  | 必修  | 
005078001  | 专业英语  | 36  | 1.5  | 2  | 必修  | 
000008012  | 统计分析方法  | 54  | 3  | 1  | 选修  | 
000008023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54  | 3  | 1  | 选修  | 
005078002  | 高等流体力学  | 56  | 3  | 1  | 选修  | 
005078003  | 建筑给水排水理论与技术  | 56  | 3  | 2  | 选修  | 
005078004  | 水处理理论  | 56  | 3  | 1  | 必修  | 
005078012  | 反应器设计理论  | 36  | 2  | 1  | 选修  | 
非 学 位 课  | 005078018  | 环境生物化学  | 56  | 3  | 2  | 选修  |      | 
005078007  | 水处理新技术  | 56  | 3  | 2  | 选修  | 
005078019  | 文献检索  | 36  | 2  | 1  | 选修  | 
005078013  |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36  | 2  | 1  | 选修  | 
005078020  | 水环境数学模型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05  | 节水理论与技术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21  | 系统工程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22  | 节能理论与技术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23  |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09  | 饮用水的深度处理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10  | 消防工程设计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11  | 给排水工程经济与管理  | 36  | 2  | 3  | 选修  | 
005078014  | 流域水质模型  | 36  | 2  | 2  | 选修  | 
005078015  | 水资源的循环与利用  | 36  | 2  | 3  | 选修  | 
005078016  | 环境影响评价  | 36  | 2  | 3  | 选修  | 
学术活动  | 005008002  | 至少参加3次学术讲座;每次讲座应完成2000字以上的体会  | 1  | 2-3  |    | 1学分  | 
实践环节  | 005008003  | 工程或教学实践  | 120  | 2  |    | 必修  | 不计入总学分  | 
总学分 要 求  | 理工类总学分至少30学分,其中课至少19学分  | 
注:英语(一)和英语(二)都包括英语精读40学时和听力40学时。
六、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达到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其独立工作和综合分析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研究生入学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阅读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必要的调研,开展研究工作。第五学期完成科研工作,撰写论文、送审并参加答辩。
开题报告具体要求详见《福州大学研究生论文选题、开题报告暂行规定》。
学位论文与答辩工作按《福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具体实施办法执行。
 
 
学位点负责人签字:      
学位(学术)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